">
2016-11-11 21:21:51 來源:川報觀察
《川報觀察》客戶端評論員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2016-11-11 21:21:51 來源:川報觀察
《川報觀察》客戶端評論員
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是我們生活、發展、和諧的根基,脫貧攻堅、擺脫貧窮的過程,既是貧困群眾物質生活條件極大改善的過程,也是精神面貌、鄉風民俗、生活習慣不斷更新的過程;經濟指標、物質條件上的改變,需要有自強自立精神的弘揚、新風正氣的養成作為堅強支撐。峨邊縣地處邊遠,物質條件匱乏的同時,由于歷史、地域因素的局限和人們行為習慣的影響,當地一些群眾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還存在著一些陳規陋習,健康文明程度相比發達地區還有著較大的差距。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些地區的貧困落后面貌,不僅要注重做好物質上的幫扶,更要在思想認識層面上發力,做好精神上的扶志,只有引導當地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理念、社會風尚,也才能賦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更為豐富、完整的內涵。
在認識“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對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要性的同時,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對于許多地方來說也是一場艱巨的挑戰。峨邊縣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做好這項工作,黨員干部首先要從思想上、行動上與貧困群眾形成緊密的聯系,通過形成感情紐帶才能更好地做好宣傳工作,同時要尊重民風民俗,善于利用群眾力量,才能創造性地解決難題。在做好這些工作的同時,制度的建立和嚴格執行必須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把這些工作都做深做細,才能真正除陋習樹新風,實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目標。
移風易俗,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脫貧致富的必要條件。各地黨員干部不僅要深刻認識精神文明建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極端重要性,避免物質扶貧與精神脫貧“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還要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探索實現“四個好”目標的新路子,讓貧困群眾真正過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