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的個性
除了工位免費,要向在孵企業收取不多的服務管理費用。如果是單純租工位,是不會接納的
●這里的擔憂
除少量服務管理費用外,目前想盈利,主要通過孵化器自己的產業基金對在孵企業“風投”,回報周期較長
“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歷史機遇”是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對四川提出的重要要求。作為創新創業資源富集的西部省份,四川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定為“三大發展戰略”之一。推動創新創業,全省已構建起一大批孵化平臺。
成都高新區天府五街的盡頭,菁蓉國際廣場的一側,就是誕生不足一年的第五維國際孵化器。寬敞的辦公區不見格子間,代之以透明玻璃隔開的會議室……類似“硅谷”開放式的辦公區域,是這家孵化器給人的最初印象。
4月10日,記者走進有著“大數據”和“民營”兩大關鍵詞的第五維國際孵化器。
□張舒 本報記者 王成棟
更專注 以“大數據”平臺孵化企業
與很多公司一樣,想進入第五維國際孵化器公司內部,要過門禁。但這家公司的門禁既不是工牌刷卡,也不需要輸入密碼,而是刷手指——門禁采用指靜脈識別技術。手指一按,門便打開。
這套技術正來自于“第五維”的在孵企業——成都科耐睿科技有限公司。“指靜脈識別技術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公司創始人朱建敏說,人體指靜脈的獨一無二性決定了其高精度,同時成本低,只占身份證識別讀取模塊成本的20%左右。
借助大數據,這家在孵企業正在運作基于指靜脈識別的租房管理系統。“大數據技術平臺可以對一個城市的人口、活動規律、資金等數據進行分析,可以靈活安排租住用戶,結合指靜脈識別,無需線下登記,線上預訂,刷手指就可拎包入住。”朱建敏說。
在“第五維”,類似的企業有30多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基于大數據平臺應用。
“我們開放成熟的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給在孵企業使用,解決了他們在大數據算法、平臺缺乏技術能力,耗時耗資金的問題。”第五維國際孵化器創始人、美國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博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趙勇說。作為國內首家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孵化器,“第五維”目前已簽約了包括人腦工程、工業互聯網平臺、智慧城市等在內的項目。“我們可以為企業提供以大數據技術為切口的全鏈條服務。”
有個性 進入有門檻 入駐要收費
在與在孵企業負責人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對于創業者,最大的訴求并不是免費的辦公場地、稅費優惠,類似“第五維”提供的大數據服務才恰好戳中了企業的“痛點”。
“我們專注大數據這個領域是有‘門檻’的。”第五維國際孵化器運營總監張春雷說,企業入駐這里并不容易,首要的有三大條件:企業注冊地和主要研發、辦公場地須在該孵化器內;申請入駐項目須屬于創新領域大數據相關行業,并優先入駐;在孵時間一般不超過36個月。
這解釋了其定位。第一個條件很好理解,就是增加與孵化器的黏合度。而第三個條件則是創新類企業的一個行業規則,張春雷介紹,孵化器服務于初創團隊,一般來講,這類企業生存超過2年就表明具備了一定的“生命力”和市場前景。
最為重要的在于第二個條件。多數孵化器對在孵企業以行業、產業為限定類別進行招募,而“第五維”則直擊一處,就是與大數據相關。
零租金、免費培訓等系列優惠組合拳是當下很多孵化器的常規動作,但“第五維”不一樣,除了工位免費,他們要向在孵企業收取不多的服務管理費用。“如果是單純租工位,我們是不會接納的。”張春雷表示。
國際化 打通國內外項目落地渠道
除大數據外,這家民營孵化器還有著國際化模式和思維。
起源就是創始人趙勇十多年的美國經歷,還有“第五維”運營技術團隊的國際化大數據專家。去年9月,趙勇在赴美交流期間,就與清友網聯(美國)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在美清華高端人才智庫”。
利用豐富的在美校友資源,有效對接硅谷人才、資金的能力,讓“第五維”正在越來越快地與國際接軌。“既可以讓‘硅谷’等海外技術成果落地,也可以通過我們將在孵較好項目推向國際市場。”趙勇說,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推動。
但“第五維”自身仍面臨很多孵化器共有的困惑,就是盈利問題。除少量服務管理費用外,目前想盈利,主要通過孵化器自己的產業基金對在孵企業“風投”,但回報周期較長。
對此,趙勇說,在孵企業做強做大才能實現盈利。怎樣縮短周期、讓企業盡快發展壯大?趙勇希望把品牌、平臺做大,在全國做一些復制,底層入駐企業在全國相關行業企業達到一定規模時,用大數據運營分析平臺了解入駐在孵企業運營、招商、行業等情況,發現相關性,使行業上下游形成優勢互補,搭建“生態圈”。
記者手記
特色是“雙創”的亮色
做出特色,做出新意。這是采訪過程中,趙勇不斷重復的一個觀點。
如何建好?“第五維”的認識是保持特色。唯有特色才能幫助孵化器等載體找到盈利模式,幫助被孵化企業找到突破空間。畢竟,在這樣一個商業模式和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敢于蹚水者,才能殺出重圍,引領時代。
特色就是一家孵化器的底色。試想,如果600多家孵化器各具特色,那么全省科技創新領域將涌現出多少新生力量,又將對全省科技創新起到怎樣的作用。此景可期。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這里的個性
除了工位免費,要向在孵企業收取不多的服務管理費用。如果是單純租工位,是不會接納的
●這里的擔憂
除少量服務管理費用外,目前想盈利,主要通過孵化器自己的產業基金對在孵企業“風投”,回報周期較長
“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歷史機遇”是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對四川提出的重要要求。作為創新創業資源富集的西部省份,四川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定為“三大發展戰略”之一。推動創新創業,全省已構建起一大批孵化平臺。
成都高新區天府五街的盡頭,菁蓉國際廣場的一側,就是誕生不足一年的第五維國際孵化器。寬敞的辦公區不見格子間,代之以透明玻璃隔開的會議室……類似“硅谷”開放式的辦公區域,是這家孵化器給人的最初印象。
4月10日,記者走進有著“大數據”和“民營”兩大關鍵詞的第五維國際孵化器。
□張舒 本報記者 王成棟
更專注 以“大數據”平臺孵化企業
與很多公司一樣,想進入第五維國際孵化器公司內部,要過門禁。但這家公司的門禁既不是工牌刷卡,也不需要輸入密碼,而是刷手指——門禁采用指靜脈識別技術。手指一按,門便打開。
這套技術正來自于“第五維”的在孵企業——成都科耐睿科技有限公司。“指靜脈識別技術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公司創始人朱建敏說,人體指靜脈的獨一無二性決定了其高精度,同時成本低,只占身份證識別讀取模塊成本的20%左右。
借助大數據,這家在孵企業正在運作基于指靜脈識別的租房管理系統。“大數據技術平臺可以對一個城市的人口、活動規律、資金等數據進行分析,可以靈活安排租住用戶,結合指靜脈識別,無需線下登記,線上預訂,刷手指就可拎包入住。”朱建敏說。
在“第五維”,類似的企業有30多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基于大數據平臺應用。
“我們開放成熟的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給在孵企業使用,解決了他們在大數據算法、平臺缺乏技術能力,耗時耗資金的問題。”第五維國際孵化器創始人、美國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博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趙勇說。作為國內首家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孵化器,“第五維”目前已簽約了包括人腦工程、工業互聯網平臺、智慧城市等在內的項目。“我們可以為企業提供以大數據技術為切口的全鏈條服務。”
有個性 進入有門檻 入駐要收費
在與在孵企業負責人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對于創業者,最大的訴求并不是免費的辦公場地、稅費優惠,類似“第五維”提供的大數據服務才恰好戳中了企業的“痛點”。
“我們專注大數據這個領域是有‘門檻’的。”第五維國際孵化器運營總監張春雷說,企業入駐這里并不容易,首要的有三大條件:企業注冊地和主要研發、辦公場地須在該孵化器內;申請入駐項目須屬于創新領域大數據相關行業,并優先入駐;在孵時間一般不超過36個月。
這解釋了其定位。第一個條件很好理解,就是增加與孵化器的黏合度。而第三個條件則是創新類企業的一個行業規則,張春雷介紹,孵化器服務于初創團隊,一般來講,這類企業生存超過2年就表明具備了一定的“生命力”和市場前景。
最為重要的在于第二個條件。多數孵化器對在孵企業以行業、產業為限定類別進行招募,而“第五維”則直擊一處,就是與大數據相關。
零租金、免費培訓等系列優惠組合拳是當下很多孵化器的常規動作,但“第五維”不一樣,除了工位免費,他們要向在孵企業收取不多的服務管理費用。“如果是單純租工位,我們是不會接納的。”張春雷表示。
國際化 打通國內外項目落地渠道
除大數據外,這家民營孵化器還有著國際化模式和思維。
起源就是創始人趙勇十多年的美國經歷,還有“第五維”運營技術團隊的國際化大數據專家。去年9月,趙勇在赴美交流期間,就與清友網聯(美國)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在美清華高端人才智庫”。
利用豐富的在美校友資源,有效對接硅谷人才、資金的能力,讓“第五維”正在越來越快地與國際接軌。“既可以讓‘硅谷’等海外技術成果落地,也可以通過我們將在孵較好項目推向國際市場。”趙勇說,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推動。
但“第五維”自身仍面臨很多孵化器共有的困惑,就是盈利問題。除少量服務管理費用外,目前想盈利,主要通過孵化器自己的產業基金對在孵企業“風投”,但回報周期較長。
對此,趙勇說,在孵企業做強做大才能實現盈利。怎樣縮短周期、讓企業盡快發展壯大?趙勇希望把品牌、平臺做大,在全國做一些復制,底層入駐企業在全國相關行業企業達到一定規模時,用大數據運營分析平臺了解入駐在孵企業運營、招商、行業等情況,發現相關性,使行業上下游形成優勢互補,搭建“生態圈”。
記者手記
特色是“雙創”的亮色
□張舒 本報記者 王成棟
做出特色,做出新意。這是采訪過程中,趙勇不斷重復的一個觀點。
如何建好?“第五維”的認識是保持特色。唯有特色才能幫助孵化器等載體找到盈利模式,幫助被孵化企業找到突破空間。畢竟,在這樣一個商業模式和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敢于蹚水者,才能殺出重圍,引領時代。
特色就是一家孵化器的底色。試想,如果600多家孵化器各具特色,那么全省科技創新領域將涌現出多少新生力量,又將對全省科技創新起到怎樣的作用。此景可期。